

「無處不閱讀」2025 獨立出版書展暨獨立書店祭今日(17日)開鑼,首日已吸引不少讀者到場支持。有來自內地的讀者認為香港的書籍選擇更多,專程前來選購性別題材作品,亦有其他讀者冀能在此找到主流書展沒有的小眾題材。
康文署將於8月3日舉行「全民運動日2025」,今年繼續以「日日運動半個鐘 健康快樂人輕鬆」為口號,以及以「全城齊運動 全民撐全運」為活動主題,支持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。8月3日活動當日,康文署會在轄下指定場地舉辦多項免費康體活動,並開放大部分康樂設施,供市民免費使用。
【Now新聞台】興建中的港鐵小蠔灣站架空電纜地基工程,因路軌監測記錄上升幅度超標須暫停。有結構工程師認為,路軌上升可能因為灌漿時壓力過大。 小蠔灣站位於東涌綫欣澳與東涌站之間,預計2030年啟用,工程於2023年展開。港鐵在開始嵌岩工字鋼樁工程前灌漿防護期間,周二發現在東涌綫近小蠔灣車廠一段路軌有五個監測點上升了22至48毫米,超出20毫米的預設停工指標,工程同日暫停。屋宇署和機電署派員視察後,確認承托路軌的結構安全,路軌上升沒影響鐵路設施結構和鐵路運作安全;屋宇署與港鐵要求負責項目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制定緩解措施,並採取能減輕對鐵路設施影響的施工方法,經屋宇署審核後才能復工。有結構工程師認為灌漿工程是防止打樁時出現沉降,這次路軌上升或因灌漿時壓力過大。結構工程師倪學仁:「做灌漿是需要用較高的壓力,將英泥沙漿注進去,要視乎當時用的壓力是多少。原則上,如果注入泥漿的壓力是大於泥土上的重量的話,有機會會令四周的泥土迫出去,因此引致上升的現象出現。」倪學仁又指,行車安全會否受影響,視乎路軌升降程度。倪學仁:「如果整段路軌一起上升,其實沒危險,但如果局部升局部跌,就變相會有危險。如果變化太厲害時
【Yahoo新聞】骨骼創傷患者一般都需透過電腦斷層掃描(CT 掃描)檢查身體,助醫生診斷疾病,但同時會令患者暴露於高劑量輻射。科大研究團隊利用 AI 研發 3D 影像重塑技術,僅需病人 2 至 4 張 X 光影像,即可於 1 分鐘內生成 3D 骨骼模型,助骨科病人減少接收 99% 輻射量。新技術現階段主要針對骨骼治療,未來數月將在一間公立醫院臨床試驗,期望明年擴展至牙科、肺部等手術。
警方呼籲市民提供一名在黃大仙失蹤的18歲女子的消息。 失蹤女子郭靄筠本月14日下午在黃大仙聯合道一個商場露面後失蹤,其家人向警方報案。 這名女子身高約1.7米,中等身材,長面型,黃皮膚,蓄長黑髮及綁馬尾,左下巴有痣。她最後露面時身穿淺藍色短袖上衣、黑色長褲、白色波鞋、戴黑框眼鏡及攜有一個紅色背包。
香港書展近年多次爆出審查書籍的事件,部分獨立書店及出版社另行舉辦「獨立書展」。由「獵人書店」主辦、聯同 14 間獨立出版社及書店的獨立出版書展今(17日)開幕,力求在主流書展以外爭取曝光。主辦方「獵人書店」批評,貿發局早前拒絕獨立出版商參展,是「鼓吹自我審查」。另一被拒參與主流書展的書商「藍藍的天」負責人伍自禎則表示,不覺得無法參展可惜,但遺憾主流書展缺少了能反映社會多元想法的參與:「呢個唔係我地損失,而係社會損失」。